北市近年居高不下的房價一直為平凡的老百姓心中的痛。最近,前幾年嘗到賣地甜頭的國有財產局標售北市精華地,已讓土銀跳出來說不想承作一坪六七百萬的貸款,而主事者竟認為國有地標售不是帶動土地與房價飆升的幫兇之ㄧ。真讓老百姓聽了快要被打倒在地,連數學財經知識差的我,也看得出來北市房價飆漲與國有地標售有關。還好,政府的神經末梢總算有點反應了…
雖然我無意在台北市買房子,也無強烈意願在台灣買房子(但我還是住在台灣),但是比價效應也是會影響到北縣幾個主要大市,甚至連帶影響到經濟活動。前年底的全球金融海嘯,不就是房貸泡沫化、金融體系管制過於寬鬆與衍生性金融商品所引發的一連串效應嗎?有人曾做了一張圖表,放在網路上,說明所有問題的根源與引發的效應。(不過那是ㄧ位演講者的內容之ㄧ,並未說明是自哪裡抓下來的資料,我也很想再看看。)目前國內似乎還沒到那麼糟糕的地步,總還有良心、位居顯要的人不斷出來說話,提醒政府多注意相關議題。
我妹還說國家一直在賤賣土地,賣掉了也賺不到多少錢,為何不會利用設定使用權的方式處理?如萬華家樂福與彰銀的處理模式,那間家樂福的土地並未被彰銀賣掉,採用出租方式,並設定年限,且租金隨物價調整。過了年限後,還有另外一種處理模式,使得彰銀在此土地交易站在穩贏的一方。
張金鶚教授提及「使用權」的方式,亦即沒有產權,房價相對便宜些。這也在挑戰國人傳統的觀念-「有土斯有財」。幾年前我就一直覺得現在這種時代氛圍還有這種觀念不是很好,大家努力賺錢,只為了買ㄧ生一世的屋子。但是建商拿了錢就跑,事後有無賠償卻很少新聞報導。或甚至重大天然災害發生,用盡人生中的精華歲月所換來的屋子,瞬間化為烏有,屋主真是愈哭無淚。
如果改為「使用權」,會比較好,房價會比較低。當然,有人會說:「你可以去買中南部的房子,沒有大台北貴呀!」可是工作機會就北部最多…沒有工作,哪來的錢養活自己與家人?
如果,政府肯蓋房子來出租,租金又合宜,我想也比較好。現在有些房東並不太願意租給年紀較大的人(即使身體看來硬朗、健康又還沒退休),因為怕他們生病而在租屋處發生不好的事情,影響出租。這我可以理解。那就需要政府來做社會福利。現在看到的養老院,要不是蓋的很好的供有錢老人居住,要不就是給一般孤苦無依的老人住。前者費用貴,而後者的居住環境不太好。我想,老人若無歸處,也可住進政府所蓋的老人之家,居住者也要付租金,就住到不能住,再換別人住。這大概是屬於社會福利支出吧!人終究會老,週遭的親朋好友也未必會跟你一起到老。有幸能一起終老算是不錯了!有錢人別以為這種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,因為世事難料,風水會輪流轉。當然,說不定還有其他比「使用權」更好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問題,留待各位去想。
上週看到報紙說聶雲幾年前賣掉兩岸所買的房產,現在在台灣租屋,他說在台北買房子很貴,租屋比較便宜。想來似乎有理,一個月租金兩萬的三房兩廳40坪(若房價以一坪30多萬計,大概買下來1200多萬,不含車位),給你租個60年好了(要租這麼久也不容易),約1240萬元(但是實際上應該用不到這麼多)。
我妹還說他將來一定還會再買房子的,不可能永遠租屋!我不知聶雲未來是否有改變居住模式的可能,但房價若漲太兇,到頂點之後,就會重重摔下來。不過,沒人敢確切預測頂點在哪~這種事大家應該要放在心頭。畢竟,我也不希望像冰島等其他幾個國家,先前傳出國家債信危機或是經濟大危機的事情再度發生於台灣。畢竟,誰希望沒捲入房貸泡沫與金融危機的自己,要花納稅人的錢去補貼那些陷入危機的人呢?這也是冰島人民後來抗議政府的處理方式的原因之ㄧ。
前車之鑑當前,政府應有所警惕,審慎檢視國家財政現況、政策、未來方針。這個百年老店說要好好執政,就請勿再用類比時代的思維與作為,處理數位時代、甚或奈米時代的事情。因為,現在連經濟活動都會受到氣候與世界各國的影響,決不能再做單一面向處理,比如:經濟的事就只著重經濟面,不考慮甚或忽略不計其他的影響因子(如環保、氣候變遷、人口數、現在的地理區位與優勢等)。而當政府做不太到或沒想到時,身為頭家(這名詞聽來真是五味雜陳,好像只有在選舉期間才會比較有份量…)的我們,就有必要提醒政府。有機會與有力人士接觸的話,也可藉機多表達與督促。
北歐國家也不是在短時間就成為舉世聞名的福利國家(但課稅極高!),他們也是經歷一連串改革而來,由下而上,但仍有許多地方須待改進。而過度追求不健全的高經濟發展,則會使國力產生危機。ㄧ個能照顧各階層民眾的國家,才是ㄧ個好的福利國家,端看百姓的想法與努力的積極度如何了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