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了解宜蘭手創生活美學的好地方

蘭陽博物館-1 

它是一座山,但不是山。

它有著山的形狀,但裡頭卻有個平原。

它的外表不為柔軟的綠地所披覆,而是堅硬的石材與玻璃。

這個地方,正是在烏石港遺址旁~蘭陽博物館

拜訪它的這一天,宜蘭的自然特產歡迎我們的來訪~」!

我們是沿著指標,由火車站步行到此。途中順道參觀頭城老街,所以整個步行時間應該是十五分鐘左右,算是我們的腳力可接受的時間長度。其實搭火車時,坐在左手邊的位置(是指你面向火車頭),快到頭城火車站時,就會看到它囉!

由於烏石港遺址還在由宜蘭縣府規劃建設,所以一大片靠海的土地被圍籬所包圍。而蘭陽博物館的附近也還沒完全建設好,所以停車場有一部分仍是在施工中的狀態。我想,在10/15正式開館後,應該會好一些。  

蘭陽博物館-2

蘭陽博物館-3

 

我們是由停車場旁的入口進到博物館區,所以走到烏石溼地區,可看見水中植物與花朵,在雨水的滋潤下,顯得亮麗,也讓被壞天氣影響心情的我,稍微綻眉一笑! 

蘭陽博物館-4

根據館方提供的資料,該館的外牆石材拼貼著石材與鑄鋁板。設計師姚仁喜說,他要用牆面來表現大自然侵蝕礁石的過程,與「音樂的律動感」(以韋瓦第的《四季》為靈感),象徵宜蘭四季分明。

最近,台灣建築界最高榮譽──第七屆「遠東建築獎」又將首獎頒給設計該館的姚仁喜建築師與大元聯合建築事務所。

可惜天公不做美,要不然,我們就可以在戶外多待一點,多看看這座「山」的特別外牆。

既然沒循正規路線入館,我們也打算找另一條路入館,看能不能少淋一點雨。走著走著,就看到這側門。 

蘭陽博物館-5

人不多,經詢問服務人員,得知可以進去,但若要上樓的話,需要去另一邊排隊。 

滿滿的人潮,在大廳內來來往往。 

蘭陽博物館-7

趁這機會,也拍拍那些特別的內牆。

  

蘭陽博物館

為了不想到外面跟雨作伴排隊,我們選擇先到另一個不用排隊的展廳,介紹宜蘭的手創生活美學。 

蘭陽博物館-8 

蘭陽博物館-9

另外,有一個小展間展示漂流木的重生。 

 

蘭陽博物館

現場的漂流木所做的椅子是可以坐下去的喔!那個椅子雖然不是依照人體工學製作,但至少給旅人一個休息的地方。

接下來這手創品就更有意思了!有個大大的鳥巢,很多人很喜歡坐進去呢!這是珍珠社區與徐景亭、蕭永明所做的實用物品,滿有趣的! 

蘭陽博物館

而旁邊這個腳踏車也很有趣,近看才知它是個假的!許多人也利用這種視覺假象拍張騎腳踏車的照片~ 

蘭陽博物館

這些是常設展,若下次你們有去的話,可以去看看!

逛累了,在漂流木的椅子上休息一會兒,再繼續去大廳排隊,等著重頭戲上場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nafusa888 的頭像
    hanafusa888

    閱讀與觀察札記

    hanafus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